2月14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ぬ趵罚ㄒ韵录虺啤短趵罚┙?025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す芾砉ぷ饔ψ袷氐男形娣?,填补了古树名木?;ち煊蚬也忝娴姆ü婵瞻?。
古树名木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历史变迁,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树名木?;す芾碇贫忍逑挡欢贤晟?,重点区域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受到有力惩处,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仍存在违法采伐、移植、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时有发生,少数地方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保护管理要求不统一等问题,亟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建立健全古树名木?;す芾碇贫?,为古树名木?;ぬ峁┘崾捣ㄖ伪U稀S纱?,《条例》被列入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林草局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圆满完成了立法工作。
作为贯彻落实《条例》的具体措施,全国绿化委员会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向社会发布普查结果。据悉,2015年~2021年,该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于2022年发布普查结果。《条例》规定,全国绿化委员会每10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今年距第二次普查启动已有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