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结合实际,聚焦镇村发展需要,引导典型镇参照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的任务和深度要求,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本次规划大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文化旅游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充分衔接融合,协同编制村庄规划和全域整治实施方案,对村庄产业布局、村庄规模使用、乡村设施配套等进行统筹考虑布局,重点盘活利用存量未使用的建设空间,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分类整治,城乡融合。立足东莞厂、城、村空间形态布局混杂的现状,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村庄分类整治提升,通过深入挖掘自然特色、彰显人文特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探索符合东莞城乡融合特色的乡村整治路径。如清溪镇铁场村,作为东莞唯一没有工厂的村,其以花卉林果业等一产第一产业为主发展根基,辅之以旅游业为辅,在其乡村社区建设规划中搭建了村庄农文旅发展结构,以农耕、文化、生态研学为的主脉络串联,让农业“活起来、火起来”。通过本次典型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充分保障村庄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的空间资源,为项目落地提供空间资源保障和规划审批依据。
来自东莞市清溪镇铁场村乡村社区建设规划该规划获2024年东莞市“百千万·规划莞”设计大赛一等奖
东坑镇亭岗公园初步设计方案
东莞空间形态以城市空间、产业空间为主,相较于其他地区,乡村空间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有较多的乡村空间。面对土地开发强度高、生态空间破碎、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东莞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城市空间的梳理、优化工作,聚焦具体项目的落地,改革创新有关保障政策,突出规划的实施性。分类解决项目落地难题。印发实施《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作”项目实施的通知》和用地政策指引,建立“百千万工程”项目,做好与规划数据库的衔接,针对“百千万工程”涉及村庄整治、农文旅、线性工程、郊野公园等四类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分类提出解决路径。针对不同项目,按照原地类、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办理规划用地手续。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印发《关于实施点状供地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落地的通知》,明确项目准入范围、报审程序、规划报建等管理要求,放宽点状供地的项目类型,允许建设餐饮、零售、娱乐、民宿等经营性功能设施,提升项目整体的盈利平衡能力。总建设面积在30亩以下、符合国有划拨或集体自用方式供地的镇村公益事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项目,可直接以镇街(园区)批准的《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确定地块的简化规划条件内容及办理供地手续及规划许可手续,无需再开展控规修编。
如清溪镇铁场村的“云溪桃花源”项目,该项目是2023年度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但由于镇村土地零散破碎,空间布局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要素资源统筹与项目谋划不足,导致项目难以发展壮大。该项目通过本次的规划统筹存量村庄建设空间,精准供给29.4亩建设用地规模,并将通过编制《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点状供地方式完善建设用地手续,“以点带面”盘活339亩农用地,使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打造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示范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